家校教育家长心得体会

时间:2025-07-09 17:17:27
家校教育家长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

家校教育家长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校教育家长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欢迎大家分享。

  家校教育家长心得体会1

就如何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努力做好一名合格家长,我的认识有三。

一是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对事物和各种社会现象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标准,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遵守社会公德良俗和行为规则。这样才能避免因自己的不慎行为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伤害。

二是不能没有原则的宽容,自然法则和一个社会的整体规则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年龄大小来改变,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触犯了这些规则就选择无限的原谅和宽容,孩子犯了错误,我们往往是想尽一切办法帮他来弥补,不想让孩子受到该有的惩罚,认为这才是对孩子应有的爱。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这样实际上是在鼓励孩子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下一次犯下更大的错误,可能是我们家长根本无法弥补,到时候孩子只能受到更重的惩罚,受到更大的伤害。

三是一定要教会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加强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孩子总要离开我们,走向社会,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这是我们要面对的难题。所以我们一定要教会孩子如何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如何遵守社会规则、职场规则、政治规则等等,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判断是否标准。家长要做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既能陪他们一起骑马,将他们扶上马背,更重要的是要能放开缰绳,让孩子能自由驰骋,实现自我。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孩子已成为三年级的学生了,他是一个活泼好动,爱提问题,很调皮的一个小男生。说起孩子大概每个家长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

有幸学校能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通过家校合育有机会和学校老师以及家长共同交流孩子的成长教子心得,交流教育培养学生的经验和做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不可能时刻保持冷静态度,有时候也会为孩子的不懂事生气,或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担忧,每当遇到这些方面的问题都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没有更好的引导方法。

自从通过家校共育,学校老师家长共建交流平台,使我和孩子都有了很大进步,没有了和以前那样孩子一不听话就大呵小叫起来,孩子也是有一个上课老师反应说话,连进校值日的家长也给我反应上课坐不住交头接耳,这么一个严重的问题真是让我不知道如何用什么方法去改掉他那些不好的习惯,真得是让我感到有了很大的压力,通过学习优秀家长的教子心得,使我改变了对孩子的教育思路,调整正确的教育方法,对教育孩子有了更深的认识,还有通过班级积分实施以后,孩子也有了很大进步,我也是通过我们三三班老师家长互动互助以及她们的影响鼓励下,积极参与亲子日记才能坚持写了下来,这得感谢老师感谢三三班家长们,像候昭璇,辛羿诺,楚奕菲妈妈等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她们为班级付出的太多太多,老师的辛勤培育,无怨无悔的付出,让我们感动,我们有不懂的遇到困难,就说写亲子日记要求写电子版,由于文化成度有限,她们也是给了我们很大帮助,衷心的感谢她们,家校共育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一切为了孩子们。

总之,要充分发挥老师家长孩子三个积极性,合力真正把孩子培养成学校家长满意,祖国有用人才,让我们家校紧密合育,取得更好成绩!而加油努力!

  家校教育家长心得体会2

真正认识到教育,是在为人父母之后。从送去幼儿园的第一天,到现在成长为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谓是一直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摸索前行。虽然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不同,每个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想必每个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我们都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品格高尚的有用人才。

初上小学时,我们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非常紧张,每一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甚至是一次小测验,我们比孩子还要焦虑,总想让孩子的学习在起初打好一个基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才认识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的关键。从对家长的依赖学习到独立学习,每一步都离不开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引导。

我们既不能把孩子扔给老师,单纯地让老师管教,也不能干涉老师的教育,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引导,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走偏路。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更听老师的话,送到学校万事大吉,认为管教孩子就是老师的责任,其实不然,孩子在学校里跟同学和老师相处,很多的处世方式是来自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需要在孩子的性格习惯方面把好关。进入高年级,我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时候在家庭里反映出来的问题,我都会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一下,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状态,毕竟孩子还没有像成年人有那么完善的是非观念,如果有不好的习惯,我会请班主任老师和我共同引导一下,疏导孩子的思想,这样孩子才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班主任老师,说实话很多方面老师比我们家长更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所以我选择完全信任,我相信学校教育一定是朝着我们家长希望的目标前行。

四年的时间,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也看到了学校老师的努力,学校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家长极力配合学校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懂得更多。家校共育,顺势而养,顺势而育,我们需要共同培养优秀的下一代,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家校教育家长心得体会3

教育是一个非常深远而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学校互相沟通,相互合作,为教育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平台。

很多人认为,实行家校共育后,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都能够拿到家长们理想的分数,给孩子两点一线的空间来思考怎样才能够考出令人满意的分数。其实这样的教育观点是存在误区的,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要步入社会,要参加社会中各类形形色色的活动,在这之前家校共育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分数而实行的。我们必须要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学会一定的交往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这些与考试分数无关的教育,却是关心孩子们幸福一生的筹码。

我们不是为了培养一个考试机器在努力,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教育方式把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康,自理能力强,处事和生存能力强,而且实现全面发展,不要求琴棋书画都精通,但孩子都要会。这对每个孩子以后的人生都是一种鼓励,在偌大的社会群体中,我们的孩子才不至于自卑,没有信心。

在所有这些教育中,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家长我们要一点一滴的灌输,久而久之便会慢慢的体现出来。如果一个人连素质都谈不了,其他的就只能是一张白纸了。

与此同时,我也很庆幸自己给儿子选择了城区五中。学校在兼备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落实了学生在校的课后服务,多彩的课后服务在各种程度上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让孩子成为德才兼备 ……此处隐藏6874个字……或老师了解情况,形成一种互动交流。

3、建立班级微信群。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根据本班的特点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针对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开展讨论。这中形式的交流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利用校讯通这个平台,实现家校的沟通和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无论是我们教师还是家长,都是要牢记的。

  家校教育家长心得体会10

每个人的童年都非常的宝贵和短暂,我作为家长有时回顾自己的童年,往往那份记忆已经非常的糢糊了,但长大后很多的习惯和认知都是在那段时间学习来的。古话也常说“三岁看到老”。现在以身为人母,我也是尽可能的努力让孩子在这个宝贵并短暂的童年中多学习些良好生活的习惯,多感受一些大自然的美丽,和多获取一些独立生活的技能。

在此和各位家长交流下我的育儿心得,如有不足也请各位家长见谅。

读万卷书是提升思想认识的深度,那行万里路就是开阔你视野的广度。海明威曾说过:“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

在平时的生活时间里,我们一般都会利用空闲的时间带孩子到处走走,通过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让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感受自然,人文,动物等。让孩子在大自然中观察不同的植物和树木,尽可能把他看到未知的植物通过一些软件和自己的知识告诉孩子。加深了孩子的知识库的同时,他的自信心也会提升很多。这样他就会更热爱和亲近大自然,会去保护大自然和懂的珍惜一草一木。

通过游玩让孩子在人群中,社会中尝试自主开口,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此举个小例子,有时候问路可以尝试鼓励让孩子去问,家长作为辅助在一旁协助。当他感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后,一是要感谢别人,学会感恩。同时孩子也会懂得将来当自己有了能力后也应该张开双臂帮助别人。

在童年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不仅让孩子吸收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还感受到了自然得美,社会得爱,让这个短暂得童年变得更有意义,为未来的成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家校教育家长心得体会11

通过阅读吕校长的《强化课后服务,落实全面育人》与杨东平教授关于《什么是理想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两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明白了关于现代教育的一些内容,现代教育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拥有健康的人格、准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我学习的能力、合作和交往的能力、充实的精神生活等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有效落实全面发展新理念,更加贴近现代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五中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它的主要形式有:补漏提升活动和个性兴趣活动。通过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充分开发了同学们的潜能,培养了同学们各方面的兴趣爱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虽然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但也需要家庭教育的协调与配合。作为一名家长,除了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各项工作,还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方面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教育。首先,要教孩子如何做人,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言行与举止,若稍有偏差,应立即进行矫正。其次,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巩固,有计划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创造独立完成事情的机会,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尽可能让他独立完成,以培养孩子以后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总之,家校共育不但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良好沟通的渠道,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孩子高度负责的精神,感谢学校为每位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所做的努力。

  家校教育家长心得体会12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我的儿子锁睦晨今年6岁,目前就读于东关小学学前四班。学习上他自觉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中,他热爱劳动,充满爱心。他兴趣爱好广泛,喜欢画画、唱歌和跳街舞。进了学前班后,在老师的悉心教育和培养下,我们感觉他进步明显,对学校生活适应较快。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班主任唐老师、语言课的郭老师及所有其他老师,谢谢你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无尽的爱。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必不可少

教育不单单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不代表学习文化知识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另外对待孩子,我们要做到疼爱但不溺爱,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败是正常的一件事,对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强求。

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好小孩

我认为必须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共同发力,掌握好小孩品德发展的共性。平时,家长和老师也要多多沟通,与老师一起查找针对小孩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了解孩子情绪是否稳定,言行是否一致,并共同制定良好的教育计划,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得到改进。平时多与孩子平等交流,耐心听取孩子的不同意见,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对于孩子犯错,家长不必太过激动,可采取摆事实,明道理的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欣赏激励法等。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家校教育家长心得体会13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必不可少。教育不单单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不代表学习科技知识便是教育的全部。

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

我们班的刘奕君同学吃饭很少吃菜,经常感冒,耽误课,并且她遇到一点困难就哭鼻子。她爸爸也这样不吃菜,在与她爸爸沟通后,让孩子家长做出榜样,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败是正常的一件事,对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强求。后来,孩子有了很大改变。

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好孩子?我认为必须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共同发力。家长和老师也要多多沟通,与老师一起查找针对小孩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了解孩子情绪是否稳定,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得到改进。平时多与孩子平等交流,耐心听取孩子的不同意见,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我们班的苗宇航同学学习拖拉,在家里不讲卫生。在与家长沟通后,让他给妹妹做榜样,有一个哥哥的样子,慢慢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能自己叠被子了,学习有了进步。他的父母也不老是看手机了,能跟他谈谈学习,说说心里话。

班里还有一个男孩,家庭离异,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疼爱,经常表现出一些过激的行动,与班里的其他孩子不合群,老打架,不完成作业,老师与家长沟通后,他的妈妈回来看他了,孩子也变得开朗了,与很多同学成了好朋友。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家校教育家长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